影片大全美国硬核
豆瓣高分

美国硬核

American Hardcore

影片信息

豆瓣高分
  • 片名:美国硬核
  • 状态:全1集
  • 主演:亨利·罗林斯/BlackFlag/BadBrains/JonathanAnastas/LuckyLehrer/
  • 导演:保罗·拉赫曼/
  • 年份:2006
  • 地区:美国
  • 类型:纪录片/音乐/电影/纪录/
  • 时长:1:40:0
  • 上映:2006-09-22 00:00:00
  • 语言:英语
  • 更新:2025-02-04 11:43
  • 简介:美国硬核朋克潮流从80年代的地下崛起,暴风骤雨式地狂卷过世界摇滚圈最终在1986年归于没落,虽然无法为这场音乐革命划定起始或终结的标志、狂热的乐迷也无法阻止美国朋克的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短短六年对美国朋克乃至摇滚音乐的深远意义,与英式朋克截然的粗糙质感和极端的先锋姿态逐渐演化出了90年代美国朋克摇滚独特的风格,它或是分流出或是影响了随后出现的速度金属、硬核金属、Grunge和商业气息更浓厚的流行朋克等流派,也因其纯粹彻底的颠覆和反抗精神滋养了如涅磐、野兽男孩、GREEN DAYS等扬名国际的优秀乐队,并让完全生于地下的朋克音乐逐渐主流化。因为反对里根保守主义而抬头的硬核朋克在六年里发展的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潮流,它把朋克的反叛精神通过音乐灌输到一代青年行事的准则与方式,并扩大成一次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策动的社会运动,对政治、家庭与社会失去信心的青少年在僵硬、粗砺的喊叫声和和弦中或是寻找精神家园或是大肆破坏现实世界,这种铺天盖地的狂躁与兴奋在整个摇滚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改编自Steven Blush的同名传记,《美国硬核》正是要追寻那片远去的狂吼,重现朋克精神最本真的理想状态.重寻消亡的噪音一般说来朋克音乐的源头应从60年代以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Stooges、New York Dolls等乐队的实验追溯起,朋克音乐因其极为简单的和弦和缺乏考究的旋律而显得更容易模仿和直白,这恰好顺应了当时对保守主义盛行的主流文化颠覆与反抗的趋势,于是本意为肮脏的朋克音乐迅速发展壮大并一度成为一种文化与社会现象的代名词,因此影史上也不乏对这一自由精神象征的温习与歌颂之作,描写朋克代表人物-性手枪灵魂成员-席德的《席德与南茜》和被广大摇滚青年列为教材片的《猜火车》自不必说,BBC制作的记录片《1991:朋克突围之年》记录了90年代初开始显山露水的音速青年和涅磐乐队欧洲巡演的全过程,前者后来成为NO RAVE的领军人一直活跃在噪音摇滚领域,后者成就了Grunge乐派,凭借高速的暴躁、沉重的内核和主音的离奇死亡上演了摇滚史上又一个神话,而《1991:朋克突围之年》恰好是他们一炮而红、朋克音乐走向主流市场前最后一份也是最贴身地记录这些乐队真实的表演、生活状态的影象资料,而事隔十年有余,《美国硬核》的出世完成了对《1991》的注解,也填补了英国之外、主流化之前,朋克运动的一段重要的银幕空白。被斯兰丹斯独立电影节造就的导演Paul Rachman从大学时便开始自己的地下硬核朋克乐队记录片和音乐录象带事业,他和诸多大牌乐队(如Alice in Chains、Kiss)合作并很快成为行业内拔尖的MTV导演,他与本片编剧-也是原作作者- Steven Blush 一样非常了解美国硬核摇滚的兴衰历程以及这场运动在美国摇滚乐史的先驱位置;今年是朋克诞生30周年,在朋克一词虽尤在,朋克精神已不复初衷的环境下,Paul Rachman耗费四年,横跨美国和加拿大、走访纽约、洛杉矶等当年硬核朋克根据地收集资料,展现遍地开花的硬核朋克不同的地域特色下迸发出的相同的爆发力和破坏力,片中还采访黑旗(Black Flag)、肉偶 (Meat Puppets)、坏脑(Bad Brains)等代表乐队的核心人物,重述当年历史。《美国硬核》的影象风格也是如硬核音乐般充满粗糙硌人的颗粒感,缺乏精心、华丽的编排、拍摄手法简朴随性,以求在精神上和内容上与朋克精神达成一致。摇滚温床追溯硬核朋克的历史便不得不提到SST。黑旗乐队在朋克简单直接的原则上为自己的作品注入了爵士乐、金属、噪音等多种风格,创造出更具有实验和哲理意味的气质,既而成为地下硬核乐队的先锋。在1981年因为不满东家“UNICORN”以“内容粗俗危险”为由禁止发行新专辑《Damage》,黑旗独自成立了SST厂牌发行这张专辑,并不顾“UNICORN”的一再封杀,大肆发行地下专辑促成了黑旗和SST的空前成功,黑旗解散后SST专心于运营和发展,随之招致了如Husker Du、肉偶 (Meat Puppets)、世袭 (Descendents)、Minutemen(民兵)、坏脑 (Bad Brains)、音响花园 (Soundgarden)、音速青年 (Sonic Youth)等大批出色的硬核乐队(也是出现在《美国硬核》中的灵魂人物),可以说SST的发家史代表了硬核朋克的辉煌历程,而其式微是硬核朋克在摇滚舞台上声嘶力竭的尾声,而二者最一致之处便是以最无所忌惮的态度包容了年轻一代的反抗和实验精神,造就了更多样化的摇滚风!

选择来源

    1.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8.1908次评分
    1.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8.1908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美国硬核》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剧情简介

    美国硬核朋克潮流从80年代的地下崛起,暴风骤雨式地狂卷过世界摇滚圈最终在1986年归于没落,虽然无法为这场音乐革命划定起始或终结的标志、狂热的乐迷也无法阻止美国朋克的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短短六年对美国朋克乃至摇滚音乐的深远意义,与英式朋克截然的粗糙质感和极端的先锋姿态逐渐演化出了90年代美国朋克摇滚独特的风格,它或是分流出或是影响了随后出现的速度金属、硬核金属、Grunge和商业气息更浓厚的流行朋克等流派,也因其纯粹彻底的颠覆和反抗精神滋养了如涅磐、野兽男孩、GREEN DAYS等扬名国际的优秀乐队,并让完全生于地下的朋克音乐逐渐主流化。因为反对里根保守主义而抬头的硬核朋克在六年里发展的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潮流,它把朋克的反叛精神通过音乐灌输到一代青年行事的准则与方式,并扩大成一次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策动的社会运动,对政治、家庭与社会失去信心的青少年在僵硬、粗砺的喊叫声和和弦中或是寻找精神家园或是大肆破坏现实世界,这种铺天盖地的狂躁与兴奋在整个摇滚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改编自Steven Blush的同名传记,《美国硬核》正是要追寻那片远去的狂吼,重现朋克精神最本真的理想状态.重寻消亡的噪音一般说来朋克音乐的源头应从60年代以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Stooges、New York Dolls等乐队的实验追溯起,朋克音乐因其极为简单的和弦和缺乏考究的旋律而显得更容易模仿和直白,这恰好顺应了当时对保守主义盛行的主流文化颠覆与反抗的趋势,于是本意为肮脏的朋克音乐迅速发展壮大并一度成为一种文化与社会现象的代名词,因此影史上也不乏对这一自由精神象征的温习与歌颂之作,描写朋克代表人物-性手枪灵魂成员-席德的《席德与南茜》和被广大摇滚青年列为教材片的《猜火车》自不必说,BBC制作的记录片《1991:朋克突围之年》记录了90年代初开始显山露水的音速青年和涅磐乐队欧洲巡演的全过程,前者后来成为NO RAVE的领军人一直活跃在噪音摇滚领域,后者成就了Grunge乐派,凭借高速的暴躁、沉重的内核和主音的离奇死亡上演了摇滚史上又一个神话,而《1991:朋克突围之年》恰好是他们一炮而红、朋克音乐走向主流市场前最后一份也是最贴身地记录这些乐队真实的表演、生活状态的影象资料,而事隔十年有余,《美国硬核》的出世完成了对《1991》的注解,也填补了英国之外、主流化之前,朋克运动的一段重要的银幕空白。被斯兰丹斯独立电影节造就的导演Paul Rachman从大学时便开始自己的地下硬核朋克乐队记录片和音乐录象带事业,他和诸多大牌乐队(如Alice in Chains、Kiss)合作并很快成为行业内拔尖的MTV导演,他与本片编剧-也是原作作者- Steven Blush 一样非常了解美国硬核摇滚的兴衰历程以及这场运动在美国摇滚乐史的先驱位置;今年是朋克诞生30周年,在朋克一词虽尤在,朋克精神已不复初衷的环境下,Paul Rachman耗费四年,横跨美国和加拿大、走访纽约、洛杉矶等当年硬核朋克根据地收集资料,展现遍地开花的硬核朋克不同的地域特色下迸发出的相同的爆发力和破坏力,片中还采访黑旗(Black Flag)、肉偶 (Meat Puppets)、坏脑(Bad Brains)等代表乐队的核心人物,重述当年历史。《美国硬核》的影象风格也是如硬核音乐般充满粗糙硌人的颗粒感,缺乏精心、华丽的编排、拍摄手法简朴随性,以求在精神上和内容上与朋克精神达成一致。摇滚温床追溯硬核朋克的历史便不得不提到SST。黑旗乐队在朋克简单直接的原则上为自己的作品注入了爵士乐、金属、噪音等多种风格,创造出更具有实验和哲理意味的气质,既而成为地下硬核乐队的先锋。在1981年因为不满东家“UNICORN”以“内容粗俗危险”为由禁止发行新专辑《Damage》,黑旗独自成立了SST厂牌发行这张专辑,并不顾“UNICORN”的一再封杀,大肆发行地下专辑促成了黑旗和SST的空前成功,黑旗解散后SST专心于运营和发展,随之招致了如Husker Du、肉偶 (Meat Puppets)、世袭 (Descendents)、Minutemen(民兵)、坏脑 (Bad Brains)、音响花园 (Soundgarden)、音速青年 (Sonic Youth)等大批出色的硬核乐队(也是出现在《美国硬核》中的灵魂人物),可以说SST的发家史代表了硬核朋克的辉煌历程,而其式微是硬核朋克在摇滚舞台上声嘶力竭的尾声,而二者最一致之处便是以最无所忌惮的态度包容了年轻一代的反抗和实验精神,造就了更多样化的摇滚风!

    为你推荐

     换一换
    • 已完结
      林哲熹/王渝萱/施柏宇/胡释安/张寗/严正岚/孟耿如/王品澔/席惟伦/詹子萱/王肇玮/
    • 已完结
      琳达·布莱尔/艾伦·伯斯汀/詹妮弗·内特尔斯/小莱斯利·奥多姆//奥利维亚·马库姆/安·唐德/莉娅·朱厄特/拉法埃尔·沙巴拉格/诺尔贝特·里奥·布茨/本·布莱顿/克洛伊·特埃考丝/E·J·博尼拉/莉兹·约翰斯顿/丹尼·麦卡锡/安东尼·科隆/诺拉·墨菲/奥奎·奥克波克瓦西里/埃米莉·雷切尔·戈登/塞莱斯特·奥利瓦/特蕾西·格雷夫斯/
    • 已完结
      琳达·布莱尔/艾伦·伯斯汀/詹妮弗·内特尔斯/小莱斯利·奥多姆//奥利维亚·马库姆/安·唐德/莉娅·朱厄特/拉法埃尔·沙巴拉格/诺尔贝特·里奥·布茨/本·布莱顿/克洛伊·特埃考丝/E·J·博尼拉/莉兹·约翰斯顿/丹尼·麦卡锡/安东尼·科隆/诺拉·墨菲/奥奎·奥克波克瓦西里/埃米莉·雷切尔·戈登/塞莱斯特·奥利瓦/特蕾西·格雷夫斯/
    • 已完结
      姜栋元/许峻豪/李絮/李东辉/赵怡贤/李姃垠/金智秀/金钟秀/朴明勋/朴正民/朴昭怡/
    • 已完结
      姜栋元/许峻豪/李絮/李东辉/赵怡贤/李姃垠/金智秀/金钟秀/朴明勋/朴正民/朴昭怡/
    • 已完结
      蕾雅·德吕盖/塞缪尔·基尔舍/奥利维尔·雷堡汀/克洛蒂尔·蔻洛/塞伦娜·胡/安吉拉·陈/罗曼·马里考/罗曼妮·维欧勒奥/玛丽·卢卡斯/奈丽娅·达科斯塔/利拉-萝丝·吉尔贝蒂/让-克里斯托弗·皮洛克斯/卡里姆·阿舒伊/玛丽·勒贝/西蒙·德拉皮尔/梅利姆·诺里/瓦莱丽·舒朗姆伯格/本杰明·玛格纳德/杰罗姆·基尔舍/唐吉·代·兰利/
    • 已完结
      蕾雅·德吕盖/塞缪尔·基尔舍/奥利维尔·雷堡汀/克洛蒂尔·蔻洛/塞伦娜·胡/安吉拉·陈/罗曼·马里考/罗曼妮·维欧勒奥/玛丽·卢卡斯/奈丽娅·达科斯塔/利拉-萝丝·吉尔贝蒂/让-克里斯托弗·皮洛克斯/卡里姆·阿舒伊/玛丽·勒贝/西蒙·德拉皮尔/梅利姆·诺里/瓦莱丽·舒朗姆伯格/本杰明·玛格纳德/杰罗姆·基尔舍/唐吉·代·兰利/
    • 已完结
    • 已完结
      颜卓灵/张赫/曲尼次仁/李诺诺/黄巾龙/张墨锡/
    • 已完结
      Paul Michael Ayre/Melissa Brattoni/Zoe Carides Zoe Carides/

    评论

    评论已关闭